姜明軍在打掃衛生
亳州新聞網訊 “大家好,以后我就是代劉村第六片姜莊組第66鄰的鄰長,以后咱們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幫忙的,大家伙兒就來找我。”干瘦黝黑,一說話就帶笑的姜明軍對他負責的20戶人家進行挨個說道。
幾年前的姜明軍可沒有現在這樣愛笑。姜明軍家在蒙城縣王集鄉代劉村,妻子是智力二級殘疾,喪失勞動力,孩子要上學,家里收入有限,生活十分困難。2014年,姜明軍一家被村里精準識別納入貧困戶。村里按照程序幫助他家申請家庭簽約服務、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,還安排了扶貧性公益崗位工作。
同時,代劉村還為姜明軍提供技術指導,種植花生等特色農產品。通過多項政策的綜合幫扶和姜明軍敢想敢干的積極脫貧態度,很快,姜明軍一家收入明顯增多。2017年,姜明軍實現穩定脫貧。
現在,姜明軍除了靠養殖種植獲得的經濟收益外,還享受著每月低保1430元、妻子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每月60元、殘疾人生活補貼每月66.66元、公益崗位每月600元、光伏年收益3000元等政府補貼,日子越過越紅火了。
然而,姜明軍明白如今的好日子都是政府的扶持和幫助,自己應該要知恩圖報,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。但一開始他并不知道能為村里做點什么。直到有一次,姜莊一戶人家多收了另一戶的小麥,兩家人吵得不可開交,村干部屢勸無效。
姜明軍聽說后就找兩家協商,和他們講道理說感情,一次不行就兩次……經過多次協商,兩家終于被感動,愿意各退一步,將此事翻篇。村干部張明春知道此事后,找到姜明軍,對他說:“老姜,我真佩服你,竟然幾句話就把事情解決了。我代表代劉村村委會對你表示真心的感謝。”
姜明軍握著村干部的手,笑著沒說話,但是心里明白了自己以后該干什么。此后,誰家需要幫忙干活,都能看到姜明軍忙前忙后;誰家鬧矛盾需要調解,姜明軍就會兩邊說和;誰家缺東西要上集捎帶,就準能在姜明軍的三輪車里找到。就這樣,大家有點啥事都愿意去找愛笑的姜明軍說一說。
在今年的鄰長制基層組織體系建設中,姜明軍被推薦為鄰長。“社情民意哪里講,知心鄰長在你的身旁。國家對我的幫助已經太多了,我也要盡己所能給咱鄉鄰們做點微不足道的事。”姜明軍戴著“鄰長”胸牌一邊挨戶走訪,宣傳鄰長制建立的目的和重要意義,一邊用自己的脫貧故事鼓勵身邊的鄉鄰。